日本筑波生物多样性国际讨论会

作者: 2003-09-08 00:00 来源:
放大 缩小
第二届Species 2000国际会议、CODATA远东组第十次会议及第十四届全球环境讨论在日本筑波联合召开为期三天的学术会议(1999.7.14-16)。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CODATA中委会秘书长胡亚若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马俊才作为中国代表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日本国家环境研究所(NIES)全球环境研究中心(CGER)组织。NIES的环境生物部主任Watanabe教授担任会议主席,CODATA远东组组长Tsugita教授、NIES CGER的Shimizu博士担任会议副主席。参会国家与地区共24个,有日本、美国、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捷克、乌克兰、阿尔巴尼亚、乌兹别克斯坦、塞内加尔、加拿大、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斯里兰卡、南朝鲜、台湾、新西兰。参会人数约110来人。大会报告两天,宣读论文32篇;分组(二个组)报告一天,宣读论文共28篇;大字报35篇。 自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的各国首脑会议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保护环境、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上了议事日程。这次会议集中在生物多样性数据与信息的管理和利用。Species 2000项目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是本次会议主角。Species 2000是由国际生物联合会(IUBS)与CODATA于1994年联合发起的一个雄心勃勃的信息管理项目,目的是吸引全世界的分类学家对当今地球上已知的物种整理出统一的、规范化的分类索引,作为世界生物多样性编目和监测的实用工具。目前该项目已从它的规划及模型阶段进入全面执行的第一阶段。本次会议有介绍它的进展、CD-ROM年度编目、动态编目、2000年讨论会(新西兰),以及已进入该项目的几个数据库和分类系统等9篇论文。日本物理与化学研究所(RIKEN)已将它列为所级项目,参与开发相应的系统。日本国家环境研究所Watanabe教授在大会的第一个发言中明确地表明了他们的态度,希望能为Species 2000提供网络途径,通过网络访问全世界的生物多样性信息。 除Species 2000外,许多生物多样性信息项目都作了介绍,有日本的Gaialist 21(生物分类),澳大利亚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设施(GBIF),美国的集成分类信息系统(ITIS),法国的分类学数据库等。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植物标本室有二篇大会论文,介绍的都是我国横断山脉区生物多样性的特殊性和丰富性。这是一个对生物多样性研究极具吸引力的地区,我们希望我院生物部给予极大的关注,吸收各种投资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缺的国家,对环境保护、资源保存积极性很高,投资很大。这次会上日本提交论文21篇、大字报19篇,说明日本在这方面的研究是很活跃的。日本从1993年开始规划,于1998年建成它的生物多样性中心(位于富士山北)以对它们的自然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进行监测和评价。我们应了解日本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动向。 日本环境研究所、全球环境研究中心发起组织一个亚太地区生物多样性信息交流小组,以便有效地参与Species 2000的活动。我国将派一名代表参加。 CODATA远东组工作会议决定第十一届(2000年)远东组会议在台湾召开,中心议题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探讨有否可能对亚洲国家的药用植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CODATA主席Rumble博士也参加了本次会议,胡亚若秘书长向他转达了CODATA中委会对他访华的邀请,他已同意于今年10月26日-27日访问北京。 会上中国代表除宣读了论文、分发了材料、参与了讨论外,还会见了老朋友,结识了新朋友,顺利完成了学术交流的任务。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