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携手英特尔顺利召开中国高性能计算开发者论坛
1月15日,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时代需求下,为给广大开发者搭建最新、最优的高性能计算技术、方案、应用交流平台,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联合英特尔公司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开放架构芯生动力”的中国高性能计算开发者论坛,中科院条财局信息化工作处陈明奇处长、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迟学斌、863专家钱德沛教授、英特尔公司William Magro院士、数据中心及云计算业务产品市场总监贺晓东以及全国HPC相关的来自院校企事业单位的专家2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共同分享在高性能计算软硬件技术领域发展的最新信息,以及双方合作的最新应用成果。
陈明奇代表中科院致开幕词,迟学斌做了题为“中科院超级计算环境与IPCC应用”大会特邀报告。论坛下午设置3个分会场,主题分别是HPC系统软件和技术、教育科研HPC和工商业HPC和大数据应用,邀请了多位中美著名计算机科学家,以及HPC应用领域的诸多行业专家,针对在开放架构的基础上,如何优化和提升HPC应用软件性能展开了深入交流。
为持续地推动软件创新优化与硬件平台优势的结合,去年4月英特尔与中科院合作成立的中国首家英特尔并行计算中心(Intel® PCC)也落地北京,本次论坛重要展示了IPCC工作进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诸多科研成果,大力推动了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计算化学、计算物理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并在相场和分子模拟两个方向取得良好成绩。
在针对相场动力学和耗散粒子动力学两种主流的中尺度仿真模拟方法进行代码现代化工作,实现了在CPU+MIC计算平台上分别取得相对于CPU平台5.2倍和1.6倍的加速。项目的成果将形成算法库并开源发布,推动MIC在计算材料科学,计算化学,计算物理,计算流体力学等领域的应用。
在大规模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Dissipative particle dynamics: DPD)中已经实现了面向MIC平台的DPD模拟原型程序,相关测试性能指标优良;同时结合广泛使用的大规模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LAMMPS,实现其MIC平台上的DPD运行模拟,测试实例显示加速比达到1.6倍,超越了预期的1.2倍,而且后期优化空间仍然很大。该工作凭借MIC平台的并行计算能力,有效促进了大规模DPD模拟的应用。 (撰稿:刘利萍)
陈明奇致词
迟学斌作报告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