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讲坛“探索者”年度创新大会圆满落幕
8月26日,SELF格致论道讲坛“探索者”2017年度创新大会登陆上海,联合科普公众号墨子沙龙,为现场750名观众带来一场前沿科学的思想风暴。
六位演讲嘉宾围绕深渊科学技术、极地探索、载人航天工程、暗物质探测、脑科学、人工智能等话题,从各自领域出发,与现场观众分享了人类在探索生存空间、突破智慧极限方面的过程和乐趣,在场观众跟随嘉宾一起,时而深潜入海,时而遨游太空,充满了对未知疆域的向往。大会由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仇子龙主持,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作为特别嘉宾出席并主持圆桌会议。
崔维成
“蛟龙号”现场海试副总指挥 三位试航员之一
崔维成:不忘初心,剑指11000米深海海底
崔维成分享了我国载人深潜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蛟龙号的立项和研制过程。在无人潜水器方面,我们的着陆器已经到达马里亚纳海沟,取得了丰富的样品,以及海底生物资源;而在载人潜水器方面,中国的科学家瞄准11000米的深海海底,有望在未来五年内实现目标。
孙立广
中科大地球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生态学家
孙立广:去南极,探索人类失落的文明
“南极探险每一步都可能是危险的,为什么我们要去?一是对南极的好奇心;二是强烈的求知欲,南极的大陆是给探索者准备的。”孙立广在描述南极探险的艰难时这样说。企鹅粪和企鹅毛里留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可以帮助我们追寻失落的文明,重读人类的历史。
陈冬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
陈冬:宇宙是人类的“第四环境”
作为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航天员,陈冬对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如数家珍:“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第二步就是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和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目前为止,前两步已顺利完成,接下来就是第三步,要建立空间站,解决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的问题。” 载人航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航员的训练内容也是庞杂且艰巨。但是人类的发展必然要开拓新的空间,而宇宙,就是除了海洋、陆地、大气层意外,我们必须要探索的第四环境。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首席科学家
常进:探寻暗物质的踪迹
宇宙中我们只看到5%,还有95%的是看不见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人类试图在加速器、地下、太空中探测暗物质,暗物质卫星在能量、方向、电荷包括粒子鉴别方面,都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可以高精度的测量高能粒子的能量、方向、电荷,并鉴别粒子的种类。“目前我们看到1500万个高能粒子,已经收集到30亿个高能粒子,整个天区我们扫描了三次。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人能够在天上找到暗物质粒子。”
院士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郭爱克:脑功能联结图谱,有助了解完美大脑
中科院在2012年启动了脑功能联结图谱项目,旨在研究各个层次下脑的神经环路、神经网络、神经联结图谱,以及如何完成脑部工作。人类的大脑不仅有可塑性,而且能够保存记忆,研究这些动物脑和人脑,都有助于了解大脑工作原理,为类脑智能或者人工智能带来启发。
陈云霁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
智能处理器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中心特聘研究员
陈云霁:人工智能可能带来人类文明的一次飞跃
制造出具备人类的智能的机器大脑,意味着人类将从繁琐的体力劳动和简单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聚焦到创造性的活动中,对人类来说,将是巨大的飞跃。智能大脑的发明主要参考人脑,建造人工神经网络。“下一步,我们希望能使各种各样代表智能的算法,处理速度提高一万倍,所花能量降低一万倍,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把AlphaGo这样的东西放到手机里,让手机帮助我们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甚至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学习,真正实现强大的智能。”
潘建伟、崔维成、孙立广、仇子龙激烈讨论议题:未来人类应该如何开拓生存空间?
潘建伟、常进、陈云霁、郭爱克、仇子龙激烈讨论议题:“新人类”是否会出现?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活动现场
“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公益讲坛,致力于精英思想的跨界传播,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SELF是 Science, Education, Life, Future的缩写,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SELF尝试打破过去纯粹以“知识传播”为主的科普形式,专注于思想的传播,力图从思想的源头上促进公众参与科学的积极性,打造具有中国科学院特色的、融合创新、科学与人文关怀并存的公益演讲品牌。
关注微信公众号SELFtalks获取更多信息(撰稿:王英,刘倍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