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让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跑”起来

作者: 2016-09-29 08:33 来源:
放大 缩小

——写在中科院ARP系统上线十周年之际

  “怎么能让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真正‘跑’起来?”这是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管理信息化技术与应用发展部主任焦文彬经常思考的问题。

  这也是国内企事业单位在引进或开发这类系统时经常会遇到的尴尬问题。无论是直接从国外引进成熟系统,还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研发,系统和使用“两张皮”的问题始终存在。

  如何让信息化管理的理念真正被管理人员接受,让系统融入日常管理工作?对这个问题,中科院一直有自己的探索。

  早在2002年9月,中科院就组织实施了中科院资源规划(ARP)项目,从2006年ARP系统上线至今,覆盖的中科院单位用户已达130个,其中各应用系统相关岗位的关键用户超过4000人,使用系统的活跃用户已超过3万人。

  “让ARP‘接地气’,关键在于不断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把系统开发与科研管理实际充分结合起来。”焦文彬说。

  “没完没了”的ARP

  ARP理念源自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通过优化客户、项目、采购供应生产等管理工作达到资源效益最大化。

  研发出来的ARP系统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在焦文彬看来,这不是简单的移植。“设置完标准化管理流程后,要让系统不断地在实际应用中‘跑通’。”

  研发之初,项目团队把中科院主要的科研管理活动全部“犁”了一遍,制定出了一系列管理规范,同时,为了满足全院120余个研究单位的“个性化”需求,还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管理模式进行“私人订制”,广大ARP用户形象的称之为“没完没了”的ARP。

  ARP系统的开发与维护一直“没完没了”的进行着。10年间,管理流程在变、制度在变、用户人群在变、技术环境在变……项目团队必须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用户反馈等数据资源不断进行流程再造、优化升级。中科院的这支团队既建设又运维,这与目前IT界大力倡导的开发运维一体化(DevOps)不谋而合,保障了ARP系统稳定运行与深入发展。

  上线十年,三次全面升级,通过对系统业务和应用架构的持续优化,ARP系统目前包括十大应用系统、两大应用服务平台,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特色专项系统,几乎涵盖了中科院主要科研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现在很多中科院人都说,他们的日常工作,已经离不开ARP了。”对此,焦文彬颇为自豪。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ARP的使用,几乎改变了相关人员过去所有的工作习惯。作为“新生事物”,在系统推进之初,团队听到了很多质疑、甚至抵制的声音。

  “要想让系统真正成为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推广也是重中之重。”回忆起10年前轰轰烈烈的“玫瑰园封闭”行动,焦文彬至今仍心潮澎湃。

  2005年5月,为确保ARP成功上线,中科院抽调了100多名技术和管理骨干,进行了为期6个多月的集中封闭培训,系统接受实施和应用方面的基本技能培训与实践。这是一次“从零开始”的推动,ARP系统最初的理念和用法,就是通过这100多名骨干,传递到各个院所的。“当时参加培训的很多人,都是刚到中科院工作的年轻人,经过这样的历练,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已成长为中科院信息化和科研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焦文彬说。

  事后,焦文彬总结,一个资源管理系统能否在管理活动中真正“跑”起来,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一支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展望“十三五”期间的工作部署,焦文彬告诉记者,“我们希望,这个系统能为更多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服务,以管理创新促进科技创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