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更好更快向科技强国迈进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白春礼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必须加快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和各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全国两会期间,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白春礼。
学习时报: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开好全国两会,意义十分重大。请问,今年两会让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白春礼:作为科技工作者,我最为关心和感触最深的是“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这方面的工作部署,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进一步突出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这部分内容围绕新旧动能转换,明确提出发展以“智能+”“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把握了科技创新的新趋势、新特点,特别是抓住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颠覆性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势头,并结合我国的特点和优势,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同时,今年两会也对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和具体举措,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强调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是我国科技创新向高水平跃升、向创新型国家目标迈进的短板和瓶颈。
围绕这些改革发展要求,政府工作报告对科技创新工作也提出了一批实招硬招,比如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特别强调了“决不能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这些举措抓住了科技创新工作的难点和热点,力度大、含金量高,在广大科研人员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能够真正让科研人员充分发挥创新自主权,有利于宝贵的科研经费合理高效使用,也有利于科研人员安心致研,出好成果、大成果,支持国家发展。
学习时报: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重器的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科院在科技创新方面卓有成效,大国重器目不暇接。请您简要介绍一下。
白春礼:科技创新方面的国之重器主要是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家也习惯叫“大科学装置”。这些重器是做出重大原创成果、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利器,也是全面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科院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比如,2016年9月,“中国天眼”落成启用,这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FAST将在未来10到20年内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为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去年,由中科院牵头建设的国内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也通过了国家验收,技术指标和综合性能进入国际同类装置先进行列,使我国跻身世界四大散裂中子源的行列,为材料、生命科学、能源等基础前沿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创新平台。此外,中科院承建的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也正式验收,成为我国首个也是亚洲首个生物安全等级最高的实验室。
这批已经建成运行的大科学装置在我国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有一批专用装置产出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原创成果。比如,“东方超环”,代表中国参加了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国际大科学计划,最近,该装置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等离子体温度超过1亿度。此外,利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装置发现了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入选《科学》杂志2012年度世界十大科学突破,并获得2016年国际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学习时报:让全体人民对科技创新成果有更多的获得感,需要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请您谈谈,如何让“高大上”的科研成果走进“寻常百姓家”?
白春礼: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落实好这一要求,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融合发展,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是当前我国科技界的一项重大紧迫任务,我们在这方面一直在进行不断改革、积极探索。
一是要加强政策引导,让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我们一直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明确把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作为我院新时期办院方针的重要内容,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评价考核研究所和科研人员的重要依据。同时,我们在科研布局、科研组织体制、科研项目方面,一直强调要立足解决问题、解决需求。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目标、需求和问题导向,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使科技成果能够有效转化、落地生根。我们充分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加强院层面的顶层设计,与部门、地方、企业建立战略科技合作关系,为研究所和科研人员牵线搭桥。
三是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充分发挥研究所和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从院层面出台了一批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大政策和举措。比如,启动实施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成立了成果转移转化基金,大力支持和鼓励研究所、科学家投身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
同时,我们也从政策上、体制上努力打破研究所之间、科研团队之间的“围墙”、拆除“栅栏”,加强多学科交叉,通过集成、精选优质科技成果,为企业和区域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端有效科技供给。此外,我们还通过建立科技成果、专利的信息网站,以信息服务、专利拍卖等多种方式,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承接我院的相关科技成果。我们也明确要求院内的各类科研仪器设备、科研资源都要向社会开放共享,鼓励科学家主动向社会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积极支持科研人员走进企业、在岗创业等。
学习时报: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一直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具体难在什么地方?我们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白春礼:我国在很多高技术领域仍然存在受制于人的短板和“卡脖子”的地方,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切肤之痛和重大隐患。这一问题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总体上看,在信息通信、高端装备、工业基础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和关键产业,我国都存在明显的短板。长期来看,这些短板和“卡脖子”地方既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是我们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并对此进行了重点部署。最近,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落实的重大举措。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是国家即将启动新一轮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重点是针对当前“卡脖子”问题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从国家层面进行整体的战略布局,形成更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系统布局和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安排,着力解决当前“卡脖子”的燃眉之急和长远发展的心腹之患。
第二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快启动部署“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加强关键科技领域协同攻关。目前正在着手启动量子通信、脑科学、深海空间站、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新一代人工智能等专项。
第三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依托龙头企业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力量,建立创新联合体,以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问题为导向,加强协同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第四是出台一系列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改革举措和激励政策。比如,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的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改革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加强软硬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共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产权激励,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和科技金融政策等。
学习时报:从科技大国到科技强国迈进,非一日之功。在创新规律方面,我们有哪些探索?
白春礼:客观来说,我国科技创新无论是规模、投入还是产出的数量、质量,都已经具备了科技大国的特征和要求,对现阶段我国科技发展而言,最关键的是如何更好更快向科技强国迈进。从创新规律来说,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首先是如何加快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构建面向新时代的新型举国体制,必须进一步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一方面,要集中优势力量,加强在相关领域的重大创新突破;另一方面,也带动国家创新体系的改革发展,减少资源分散、重复布局等体制问题。同时,也要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充分发挥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启动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核心是要充分发挥我们独特的制度优势,把各方面的优势力量组织起来,围绕具有明确目标和需求导向的重大科技任务,集中攻关、协同创新,加快取得重大突破。
其次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支持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
再次是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巨大等综合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和各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也是我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独特优势。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我们要加快建设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才能使各类英才辈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学习时报:的确,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从政策改革层面,如何能把科研工作者从各种束缚中真正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活动?
白春礼:中央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一是改革科研管理方式。对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已有的项目申报材料,不应要求重复提供。同时,要减少各类检查、评估、审计,特别是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和周期3年以下项目可以不作过程检查,也要允许科研人员通过购买财会等专业服务,从繁琐杂务中解放出来。
二是充分相信科研人员,赋予他们更大经费自主权。在研究方向和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应该允许科研人员能够自主调整技术路线,项目直接费用的调剂权也要下放到项目承担单位。
三是对承担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加大薪酬激励,对团队负责人和高端人才允许实行年薪制,并相应增加相关单位绩效工资总量。
四是发挥评价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改革科研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强调要科学、规范、分类、高效、诚信,建立重结果、重绩效的评价体系,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为科研人员营造一个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五是提高项目间接费用比例,进一步简化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等。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