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项目通过验收
2011年4月26日,中国科学院“十一五”信息化建设专项“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项目在中科院信息办主持下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作为中国科学院“十一五”信息化项目中的重要任务,于2008年7月正式立项启动,项目按照“总体规划、统一规范、整合集成”的原则,组织与协调了院内100多个研究所共同参与,至2010年12月已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达成了项目的预期目标。
通过两年半的努力,“院网络科普门户(中国科普博览)—专业科普网站(32个)—所网站科普栏目(104个)”三级院所科普服务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全院主要科普资源统一、集成、平台化高效服务的新格局。平台紧密结合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跟踪社会热点和科技前沿,通过图文专题、网络直播、在线访谈、科普视频报告等多种信息化手段,系统传播领域科普知识,及时展示我院科研创新成果和前沿科技知识,为公众提供社会热点事件中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的权威解释,受到公众的喜爱。从2008年12月到2010年12月31日期间,平台访问量达到1.24亿人次。
此外,项目组与中国科协、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科委、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中国科技馆、首都博物馆、台湾中研院以及旅美科技协会等20余家院外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网络科普“小核心、大外围”的良性发展模式,依托网络科普平台提供科普丛书出版、科普资源进校园、开发科普教程等深化科普服务,在国家科普工作中发挥了示范和带头作用。例如,依托项目产出成果与发展出版社合作,策划和推出“中国科普博览”丛书;与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合作推出面向中小学生的SNS会员服务平台科学家园,在北京10所中小学推广应用,覆盖3万学生,发展1万多会员;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开发科学系列希望教程,在12个省的15所希望小学应用等,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与中国科协的紧密合作中,推动了中国数字科技馆和国家科普网格的建设和运行工作,使科学院的网络科普工作成为国家网络科普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科学院网络科普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平台功能多样、内容丰富、更新频繁,充分发挥了网络跨越时空、信息丰富的优势,做出了科学院的特色。项目成果不仅在线直接服务于上亿用户,还以多种方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实现了全方位覆盖,社会效益显著,在国内网络科学传播领域具有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与会领导和专家希望通过“十二五”的持续支持,让该平台为传播先进科学文化、全面提升公众科技素质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