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云:服务科研创新的专有云

作者: 2020-01-19 08:56 来源:
放大 缩小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现代科学研究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扩大,多学科交叉、跨洲际大规模合作的科学研究格局逐步形成,科学研究呈现出数据密集和数据驱动的特征。

中科院声像中心王强 摄

  1月17日,中科院2020年度工作会议暨2019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树深介绍了中国科技云建设工作。

  李树深介绍,就在22天前的12月26日,中国科技云2.0成功上线发布,标志着中国科技云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科技云定位于数据与计算融合的新型国家级信息化基础设施,以中国科学院20 余年来持续建设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资源为基础,致力于汇聚国内、外优秀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提供科技资源及服务的发现、访问、使用、交易与交付一体化云服务。

  总体来看,目前中国科技云基本实现了高速科研网络、海量数据存储、大规模计算分析、科学数据与信息资源、科研软件资源等的全面整合集成与云化,为国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便捷易用的云服务。

  目前,中国科技云已汇聚了315PF计算资源、150PB存储资源以及数十PB 的科学数据资源,集成部署了综合服务平台52个、各类科研软件409款;围绕着科技创新全过程提供网络服务、存储服务、计算服务、数据信息服务、科学软件服务及科研社区服务等9大类典型云服务。

  “它是服务科研创新的专有云。”李树深说,中国科技云以科研活动为中心,以科研人员的使用习惯为根本导向,在科学数据的存储、传输、计算、分析、应用等各环节提供高效、一体化的云服务解决方案,如科学数据的快速共享发布、科研专用的云服务器、面向大规模计算模拟的超算云服务、可视化云服务等等,都是为现代科技创新活动精心设计和量身打造的,将为科学家在大数据与大计算环境下开展复杂问题研究提供有力的手段。

  同时,中国科技云以开放的系统架构、开放的标准规范和开放的技术体系,通过规范的流程动态汇聚各类资源与服务,分门别类地提供给科学家按需使用。同时,科学家也可以把自己的资源及服务发布到中国科技云,供他人使用,真正实现了共建共享。如:一批国家各类科技计划支持研发的科研软件和获取的科学数据等,已在中国科技云上部署和发布。(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陆成宽)

附件: